测绘地理信息产业班(低空智能遥感技术与应用)选拔方案

发布者:毛迎丹发布时间:2025-10-21浏览次数:17


随着低空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国已有30个省份在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将其列为发展重点。预计到2025年,相关产业规模将突破5000亿元,专业人才年均缺口持续扩大,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低空技术与工程已深入渗透城市治理、现代物流、交通管理、能源电力、公共安全、环保监测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就业前景与发展空间。

为贯彻落实国家低空经济发展战略,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测绘地理信息现代产业学院钱塘校区设立“低空智能遥感技术应用”微专业方向。方向聚焦测绘水利遥感、智慧城市、应急监测与物流配送等前沿应用领域,旨在培养具备低空飞行器操控、时空数据处理与跨行业应用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该方向由学校与广州南方测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智翔航空技术有限公司等产业链龙头企业共建,通过深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构建集人才培养、技术研发与创业孵化功能于一体的示范性育人平台为区域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科技支撑。

一、测绘地理信息现代产业学院简介

测绘地理信息现代产业学院是浙江水利水电学院与行业领先企业共同建设和管理的人才培养实体。为服务低空经济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学院特设低空智能遥感技术与应用微专业方向。

本方向将依托学院在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科学和遥感科学与技术方面的雄厚基础,深度融合南方测绘、杭州智翔航空技术有限公司等合作伙伴在无人机系统研发、驾驶员培训、行业应用解决方案方面的优势资源。校企双方将共同构建以无人机操控、航测与遥感数据获取、低空数据处理与建模、行业应用集成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共建低空飞行器实训中心与仿真实验室,开展项目式教学与实岗实训,为学生提供从设备认知、飞行操控到数据解译与行业应用的全链条培养,显著增强学生在快速兴起的低空经济领域的就业竞争力。

二、修读前景

   1.修满测绘地理信息产业班(低空智能遥感技术与应用)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经考核合格,获得相应学分,并颁发经学校认证的现代产业班结业证书和微专业毕业证书。

   2.优先推荐产业班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各类科研训练项目、竞赛,表现优秀的学生可申请担任课题负责人助理,独立承担子课题研究。

   3.优先推荐产业班优秀学生到国内外一流大学、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进行访学交流、实习,并提供一定经费支持,表现优秀者可优先推荐就业。

三、选拔对象

面向全校20242023级相关理工科专业(如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科学、遥感科学与技术以及水利、环境、土木、计算机等相关专业)普通本科生,拟选拔20名学生进入产业班低空智能遥感技术与应用方向。

四、报名条件

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品德优良,在校期间无处分记录。

2.学习刻苦,成绩优良,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校期间无不及格课程(含补考通过)。

3.对无人机、低空飞行器、航空摄影测量、遥感技术、智能导航等方向具有浓厚兴趣和学习热情。

4.有志于在低空经济与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同学加入二维码所示钉钉群,获得具体资料和相关宣讲通知。


五、选拔程序

1宣传动员。协同企业召开宣讲会,重点介绍低空技术方向的发展前景、课程特色、就业方向及选拔流程。于20251025日前完成。

2学生申请。学生自愿填写《测绘地理信息产业班(低空智能遥感技术与应用方向)申请表》(见附件),并于20251031日之前将电子版申请表发送至邮箱:maoyd@zuwe.edu.cn

3资格初审2025117日下午16点前,依据绩点从高到低进行排序,按照录取人数150%的比例确定报名名单并公示。

4综合测试20251114日下午16点前。综合测试重点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低空技术、测绘地理信息和遥感的基本认知

5.录取。根据综合测试成绩确定录取名单,并公示。

6.其他。公示无异议后确定最终名单,上报教务处存档。经公示后进入产业班学习,原则上不得以任何理由退出。

六、组织机构

1.工作小组

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与企业共同成立产业班选拔工作小组,负责学生资格审核和考核等。

工作小组

组长:李颖

副组长:涂乾光、程苏仙智翔航空、陈述南方测绘

成员:李颖、 涂乾光、程苏仙智翔航空)、 陈述南方测绘)、李爱霞、张煜洲、石亮亮

2.监督小组

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成立监督小组,负责产业班选拨过程的监督等。

监督小组

组长:傅琪

成员:傅琪、毛迎丹

教务处 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

2025.10.20


附件.docx


联系我们
电话:0571-86929256 86929253
地址:浙江杭州下沙高教东区学林街583号
邮编:310018
七彩团缘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16 zjwe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 版权所有